- 索 引 號:QZ08101-0200-2025-00115
- 備注/文號:惠政規〔2025〕3號
- 發布機構:惠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5-10-15
各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部門,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惠安縣推進縣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已經縣政府第72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惠安縣人民政府
2025年10月15日
(此件主動公開)
惠安縣推進縣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為持續激發我縣工業企業發展活力和創造力,助推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優化產業生態,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發展,全面推進惠安縣縣域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制定以下措施:
一、引導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1.實行營收首超獎勵。支持制造業企業圍繞增資擴產、改造升級、延伸鏈條、補齊短板等方面建設實施項目,積極做大做強,實行營收首超獎勵,對年度營業收入首次超過5億元、10億元、30億元、50億元和10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和200萬元。
2.培優扶強龍頭企業。對首次入選省級現有工業龍頭企業、市級產業龍頭企業的,分別給予獎勵30萬元、10萬元,之后每晉升一個等級按補差給予獎勵。
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各鎮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以下均需各鎮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
3.鼓勵企業升規納統。對新增納入統計聯網直報平臺的工業企業,每家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其中,入庫當年度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入庫第二年、第三年且產值保持增長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月度新增的工業企業,于入庫當年度每家再疊加一次性獎勵3萬元。
4.提速發展戰新產業。對當年度新增納入省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報庫的企業,給予每家一次性獎勵5萬元。
5.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對新認定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縣財政分別給予每家一次性獎勵50萬元、10萬元。對通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復核的,在市級獎勵基礎上,縣財政再給予每家疊加獎勵5萬元。
6.培育單項冠軍企業。對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的企業,在上級補助的基礎上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獲評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
三、推動技術改造
7.支持企業技改提升。對當年度新引進的生產性設備投資額50萬元(含)以上的企業,按新引進生產性設備發票總額的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以固定資產產權屬于企業的融資租賃方式引進的生產性設備投資額1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按其融資租賃合同實際發生金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8.推動項目完工投產。對項目列入泉州市級及以上重點技改項目庫中且項目建設實施期內新引進的生產性設備投資額1000萬元(含)以上的企業,按新引進生產性設備發票總額的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
四、推動智改數轉
9.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支持工業企業在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管理等主要環節實施信息化改造,對信息化改造投入10萬元以上的,按信息化相關軟硬件投資額的2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10.打造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支持制造、金融、醫療、教育、商貿、建筑、農業等領域典型應用場景復制推廣,入選市級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的,在市級獎勵的基礎上,每個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
11.推廣人工智能工業應用技術產品。支持面向制造業研發創新自動識別設備、人機交互系統、工業機器人等人工智能工業應用技術產品,對首次認定為市級人工智能工業應用技術產品的,在市級補助的基礎上,給予疊加補助5萬元。
12.支持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推動工業企業基礎設施、平臺系統和業務應用上云上平臺,對年服務費1萬元及以上的企業,按照年服務費的3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0萬元。
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
五、推廣智能制造示范
13.培育智能制造工廠。對獲評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項目,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30萬元。對獲評卓越級、先進級智能工廠的項目,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30萬元。
14.推廣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對獲評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的項目,一個場景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累計最高不超過30萬元;對獲評省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的項目,一個場景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累計最高不超過15萬元。
15.支持企業開展首臺(套)裝備研發。對被評定為省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智能制造裝備的裝備產品,給予一次性補助20萬元。
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
六、推廣綠色發展示范
16.培育綠色工廠。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稱號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
17.支持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對企業通過回收、加工、再利用等技術手段,將廢棄物(如廢金屬、廢塑料、廢紙、廢玻璃、建筑垃圾、廢舊紡織品、石粉、廢舊電子產品等)轉化為新的資源或產品,減少資源消耗、降低環境污染并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按年用電量給予每千瓦時0.2元的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
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惠安生態環境局
七、推動企業管理提升
18.加強誠信管理體系建設。對首次通過“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CMS)”評價并獲得證書的食品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
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
八、支持創新平臺建設
19.鼓勵發展工業設計。對與設計機構達成1年及以上合作合同,且實際設計服務費達2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按設計服務費的10%給予補助,單家企業補助最高不超過10萬元。
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
九、推廣服務型制造示范
20.深化服務型制造示范。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分別給予獎勵25萬元、15萬元、5萬元,之后每晉升一個等級按補差給予獎勵。
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局、財政局
十、附則
(一)本措施所指的發票總額均不含稅,各項條款不影響享受國家、省、市出臺的優惠政策。與其他縣級扶持政策重疊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獎補,其中,營收首超獎勵、技術改造補助與上級政策重疊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獎補。單家企業符合多項條款的,同類條款取最高金額予以獎勵,具體以申報指南為準。
(二)本措施實施中如遇國家、省、市、縣頒布新政策,則同類型條款按新政策執行。
(三)本措施由縣工信商務局負責解釋,財政局依職責配合。
(四)本措施自2025年11月15日起施行,2025年1月1日至施行之日前參照執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閩政通APP

閩公網安備:35052102000001號

